泗阳“三项举措”构建法律援助发展新实践
- 发布日期:
2025-04-01 - 来源:
- 访问量:1
泗阳县在法律援助工作方面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与服务优化,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实践经验,通过制度护航、数字赋能、质量强基三项举措,推动法律援助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制度护航,夯实法律援助保障根基。构建覆盖城乡、权责清晰的法律援助制度框架,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案件质量标准化评估、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等制度发力破解资源不均、服务薄弱等难题,让法律援助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跨越升级。目前,我县已基本建成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超千余件,为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撑起法治晴伞。百余名法律援助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深入社区乡村,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智慧法援”平台实现指尖申请、在线办理,12348热线及时响应需求,让正义触手可及。
二是数字赋能,打造法律援助惠民网络。以数字化改革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服务网络,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法律服务网及联通各司法所的网络远程咨询平台,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急诊”。在各乡镇(街道)帮扶救助中心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人口密集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实现“15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通过社区联络点帮助居民快速维权,凸显服务的可及性。13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增设法律援助窗口,投放“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提升服务效率,偏远地区群众可通过视频连线与法援律师“面对面”沟通。
三是质量强基,构建法律援助标准体系。聚焦“标准化+精准化”双轮驱动,从服务流程、法律援助人员资质、案件管理到质量评估全链条建立统一规范。明确案件受理标准,细化经济困难认定、案件类型分级等细则,让援助服务“有据可依”;建立律师服务标准清单,从咨询接待、调查取证到出庭代理形成操作指南,确保服务质量“底线不降”;完善服务质量监测标准,通过庭审旁听、案卷评查、受援人回访实现动态跟踪,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专家会诊制度,以标准建设推动法律援助队伍专业化、服务精细化,让每一起援助案件的处理过程合法合规,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泗阳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