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构建劳动争议法援“类案化解”解民忧
- 发布日期:
2025-04-30 - 来源:
- 访问量:1
2025年以来,市司法局创新构建“精准服务打基础、协同治理破难题、全程监管提质效”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切实提升劳动争议类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专业化、协同化、规范化水平,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强化法援站点覆盖,搭建“多平台”。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居)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一体推进、合力攻坚”,推动法律援助“进商圈”“进园区”“进工地”“进社区”,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劳动一线,以“小站点”擎起“大民生”,2025年民生实事计划将在全市提升25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近年来,我市还打造了“宿迁市运河品牌电商法治保障中心法援工作站”“宿城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等新业态领域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品牌。连续第6年开展“春律行动”,连续第17年开展“农民工学法周”,主动深入企业、工地开展劳动争议法律宣传、咨询,服务劳动群众超5000人次,代拟法律文书100余份,办理欠薪、工伤等劳动争议援助案件439件,单案最多帮助劳动者讨薪达61万元。
二是建立联动维权机制,开辟“新赛道”。建立“速调速援速裁”联动机制,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的农民工,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通过“线上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便民举措,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强化法律援助“申请即办+上门服务”机制建设,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创新“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司法确认”衔接模式,与检察院、法院、劳动仲裁等单位部门强化线索移送,规范支持程序、推动矛盾化解。培育劳动争议律师骨干团队、专兼职人民调解委员会等6支特色队伍,形成调解、仲裁、法援工作闭环。联合检察机关开展群体性讨薪“支持起诉”工作,通过“支持起诉+法律援助”方式,力争在最短时间帮助受援人启动司法程序,实现依法维权目的。2025年以来,以调解方式化解劳动争议纠纷100余件,通过“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办理欠薪纠纷7件。
三是强化全程质量监管,跑出“加速度”。分阶段、分领域、分类别细化办案要素,整理出二阶段11条劳动争议案件办理要点,督促律师高效履职。同时,一方面严格案件质量管理,采取“一案三查”(查程序合规性、查文书规范性、查结果实效性)方式开展专项评查,另一方面实行案件全流程监管,开展案件回访与庭审旁听,确保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取得实效。此外,着力在提高办案效率上发力,着重推行“一案一人”全程负责制,要求同一承办人员从劳动仲裁阶段持续跟进至法院诉讼阶段,通过建立案件信息共享台账,减少重复谈话、重复取证等环节,使平均办案周期大幅缩短。
(姚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