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宿迁市靶向施策构建消费者权益法治保障体系

  • 发布日期: 2025-04-21
  • 来源:
  • 访问量:1

今年以来,宿迁市司法局围绕营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良好环境,聚焦市场“鬼秤”、食品安全、预付卡陷阱等民生痛点,构建“沉浸式普法+靶向治理+协同共治”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有力推动构建促消费的法治新格局。

一是创新普法载体,打造“零距离”法治宣传矩阵。宿迁市以“法治小摊”为突破口,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律师等深入社区、商圈开展互动普法。在黄河街道设置“法治小摊”,通过“零距离”普法宣传和“有奖问答”互动环节,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等宣传资料500余份,解答“保健品诈骗”“预付卡陷阱”等法律咨询100余次。在该市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义乌商贸城西中心广场,结合“加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中心任务,开展“共筑满意消费”主题宣讲,通过案例式讲解直播带货、预付卡纠纷等新型消费风险,覆盖商户30余户。

二是聚焦民生痛点,构建“全链条”维权服务机制。在主城区联合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手机变砝码”活动,推进“一秤一码”管理模式,完成1350余家电子秤信息采集,集中绑定23个农贸市场,立案查处电子秤违法案件11件。在经开区建立“检察监督+行政履职+行业自律”协同机制,推动关停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10余台,清理设备污染源28处。2025年已办结销售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法律援助案件14件。针对新业态消费纠纷,推动外卖骑手担任“维权监督员”,在乡镇设立服务窗口,快速化解快递、网购等纠纷。

三是深化协同共治,织密“立体化”法治防护网。联合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开展“守护舌尖安全”专项行动,在该市最大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宿迁南菜市建立快检室,每日对果蔬、肉类、水产等60批次样品进行农残、瘦肉精等快速检测,2025年以来累计下架不合格农产品23批次。推动宿豫区开展网络餐饮安全专项整治,排查95家餐饮单位,整改卫生隐患78个,下架虚假经营商户3家,实现外卖食品“安全封签”全覆盖。创新“非遗+普法”模式,依托大运河法治文化体验线路,组织柳琴戏《维权有道》、苏北琴书《法治春风暖万家》等法治文艺巡演60场,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

(杨诚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