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宿迁“就近模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能升级

  • 发布日期: 2025-02-12
  • 来源:
  • 访问量:1

近年来,宿迁市司法局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综合集成、智能高效”,不断满足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多层次、宽领域、高品质的需要。

一是服务平台“就近可感”。构建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105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建设运行,在此基础上,持续加强资源统筹调配,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将乡镇(街道)实体平台打造成面对群众的一线法律服务窗口,就近解决好群众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深化远程公证服务点、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同时加强乡镇(街道)中心服务技能指导和对接,组织调解员、律师、公证员等定期到乡镇(街道)中心开展法律服务和指导,提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44个远程公证服务点,2024年新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90个,提档升级30个,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服务形式“就近可办”。强化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宿法通”微信小程序,并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110台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集智能咨询、便民查询、业务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畅通为民服务渠道,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掌上办、远程办”。推出“法s”普法品牌,实现“指尖网络普法”模式,取材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法治事件,以微视频的形式,通过以案释法,将普法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积极探索“法治+数字”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搭建数字乡村综治管理平台,研发以手机端、电视端、电脑端、可视化数据大屏为主要内容的“三端一屏”法治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版块,采用数字化驱动管理,让群众在家中就能获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真正把法律服务送到“家门口”“指尖上”。

三是服务内容“就近可享”。加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进标准化建设,规范设置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公证办理、综合指引等窗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提高办事效率,大大缩短群众跑腿时间。围绕服务质量优化,将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模式优化调整为“线上+线下、坐班+走访、日常+应急”等类型,积极主动“送法上门”,目前全市1399个村(居)由549名律师和153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同时开展“1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组织6819“法律明白人”结对,实现基层法律资源效率最大化。2024,全市村(居)法律顾问提供现场服2.1万余场次,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4.2余件,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9500场次,群众参与近13万人次

(王香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