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重大行政决策

沭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3-2030)

  • 发布日期: 2025-03-04
  • 来源:
  • 访问量:1

理由和依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花木之都”为发展定位,以“苏北最美县城、苏北最美乡村”为奋斗目标,全力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中的“公园”,发展成为江苏“美丽中轴”上的“鲜花”,让美丽沭阳成为美丽江苏的生动实践。

解决的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统筹发展和保护难度增加。“十四五”期间随着经济总量尤其是工业经济的不断壮大,沭阳将面临碳排放达峰、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挑战,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二是产业能源结构依然偏重,工业化面临提质增效重任。沭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偏重情况短期内难以改变,污染排放压力大。“十三五”期间沭阳产业结构实现“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但总体仍处于产业转型阶段,经济结构单一,特别是制造业总体质态不优、效益不高,新兴战略产业发力不足。三是生态环境改善形势严峻,治污减排进入攻坚深水区。在相对容易实施、成本相对较低的污染减排措施大多已完成的情况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边际成本持续上升,污染治理的难度不断增加,生态修复的系统性要求更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压力加大,对加快推进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系统治理,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环保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待优化。部分企业决策者仍然认为环保治理投资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削弱发展竞争力,不能主动承担环保责任,公众自觉履行环保责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养成简约适度生活方式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解决方案

编制科学可行的沭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发布实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生产、生态、生活空间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得到一定增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推动沭阳县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方向发展。居民初步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普遍增强。到2025年,全县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35ug/m³,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完成上级下达要求,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逐步提高,建设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生态保护水平有效提高,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基本实现;初步形成“两山”转化特色路径,产业绿色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生态经济活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显著增强。美丽沭阳的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动力机制不断完善,到2030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标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