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全面开通“家门口”涉外公证服务
- 发布日期:
2025-08-15 - 来源:
- 访问量:1
近日,泗洪县公证处正式开通涉外公证服务,该服务以“一次办好、全程指引、国际认可”为标准,通过组建专业涉外公证团队、优化本地化服务流程、建立透明监管机制,为全县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的“家门口”涉外公证服务,为县域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专业筑基,打造国际化服务团队。为确保涉外公证业务的高质量开展,泗洪县公证处先后选派3名骨干公证员赴北京、宿迁等地参加全国性和区域性涉外业务培训,系统学习国际私法、涉外公证规则等基础知识,深入研究了美国、英国、新加坡等主要留学和移民目的国的法律制度特点。其中,针对涉外公证中常见的学历学位认证、亲属关系证明等重点业务,公证员们进行了多次专项实操,确保全面掌握涉外公证的要点和难点。把牢业务合作“准入关”,结合县域实际,参考省市合作标准,广范围、多角度竞比,优选精专翻译团队,共同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语言能力过硬的涉外公证团队。为确保翻译质量,建立“双审双校”机制,即由翻译机构初译、公证处专业人员进行二次审核。同时,全面升级软硬件设施,投入专项资金购置了具有国际认证的加密存储设备,保障涉外公证数据的安全传输与存储;建立涉外公证档案管理专项制度,规范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与查阅流程,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
二是首单实践,彰显高效专业服务。8月11日,公证处迎来了首位办理涉外公证的刘同学。因留学申请截止日期临近,他急需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学历及成绩单的涉外公证。面对紧迫的时间要求,公证处立即启动绿色应急服务机制,一方面安排专人联系毕业学校核实学历信息,另一方面同步开展材料初审,优化核查流程,压缩内部流转时间,由经验丰富的公证员主动服务,率先梳理、比对关键信息确保无遗漏。实现所有材料的初审与核验半日内完成,比原定时限缩短近一半。在公证书制作环节,合作的翻译团队接到需求后,指派了熟悉新加坡教育体系的专业译员。针对“学历层次”等关键表述,译员参考了新加坡教育部的最新术语标准,确保译文既符合国际公证惯例,又精准对应目的国院校要求。翻译初稿完成后,公证员连夜加班,对中英文版本进行逐字核对,特别关注姓名拼音、日期格式等细节。8月12日,全套公证书如期交付到刘同学手中。从受理到出证,整个过程仅用28小时,比常规流程缩短了近60%的时间。
三是便民创新,优化本地化服务体验。设立“涉外公证专窗”,配备熟悉本地情况的专职公证员,提供“一对一”专业咨询。针对留学、移民、商贸等不同需求场景,特别梳理了本地学校学历公证、乡镇户籍证明等高频事项,制作中英文对照的材料清单,方便申请人对照准备。针对行动不便或外地务工的本地居民,开通“电话预约+上门核实”服务,由公证员上门核查身份证、户口本等基础材料,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同时,积极联动教育、人社等部门,就本地学校出具的学历证明、成绩单等材料,畅通数据核实路径,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后及时反馈结果。在确保核查质量的前提下,明确身份核验、材料初审等基础核查事项24小时内完成,复杂事项函证调查、实地核查等工作3个工作日内形成阶段性报告,实现“加速不缩水、高效保质量”的核查目标,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四是规范透明,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在流程管理方面,严格规范“申请受理—材料审核—翻译校对—审批出证—档案归档”全链条办理流程,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和责任人,其中材料审核、翻译校对等关键环节均控制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在收费管理上,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公开”制度,通过服务大厅电子屏、公示栏等渠道全面公开收费目录,公证员在办理前必须当面说明费用构成,经当事人书面确认后方可受理。创新设立“译文核对”质量管控环节,在正式出证前将翻译件送交当事人确认关键信息,确保公证内容准确无误。同时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和满意度回访,实现办理流程全透明、服务质量全监管、群众权益全保障。
(泗洪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