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动态

宿豫“十朵金花”法治宣讲团激活基层法治新效能

  • 发布日期: 2025-08-25
  • 来源:
  • 访问量:1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宿豫区司法局充分整合全区法治资源,组建清一色由女性法律工作者组成的“十朵金花”法治宣讲团,通过专业赋能、柔性关怀、精准服务等举措,着力破解传统普法渗透率低、覆盖面窄的局限,用女性力量传递法治温度,以精准供给激活基层法治细胞。自成立以来,宣讲团累计开展“送法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等普法活动600余场次,惠及群众9万余人次。

一是以“专业+柔性”为核心,夯实法治人才队伍基础。以“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宣讲水平优秀、责任意识强烈”为标准,从全区政法干警中遴选女性业务能手作为宣讲团核心成员。联动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吸纳一批专业精通、热心公益的女性法律从业者加入宣讲团,同时注重从“法律明白人”中发掘能力突出的女性力量,形成“业务能手+法律专业人员+群众骨干”的梯队型人才队伍,确保宣讲团既能够精准解读法律法规知识,又能够用接地气的语言开展群众工作,而全员女性的配备则能够充分发挥柔性力量,提升沟通亲和力以及场景渗透性。截至目前,宣讲团已形成一支56人的稳定队伍,为普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宣讲团内部建立健全工作协同、统筹培训、资源转化等三项机制,定期召开团员会议,共同研判普法需求热点、规划设计宣讲主题、部署重大普法活动,推动宣讲团普法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开展。根据团员需求以及工作发展要求,常态化开展交流研讨、专题培训等活动,让团员在思想碰撞中加深对普法工作的理解、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结合团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特点,积极沟通协调,推动各部门、各领域的案例资源、宣传资料、场地设施等资源互助共享,建强普法资源库,持续加强优质普法产品供给。

二是以“创新+精准”为路径,促进法治观念扎根基层。宣讲团不断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将单向式法治宣传转变为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推行“法治文化+本土资源”融合普法模式,参与创作编排音舞快板《普法第一课》、相声《学反诈》、快板《四大嫂说民法典》等乡土文艺节目,同时将法治元素植入曹集剪纸、烙书画等非遗技艺,创作了《法润万家》等一批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使法治宣传教育更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推动法治知识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入眼入脑入心。跳出“摆摊发资料”传统模式,结合时事热点重构普法场景,宣讲团走进“苏超”赛事现场,设置以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等为主题的法治大转盘、“儿童足球趣味普法”区,引导观赛群众在趣味游戏和竞技热情中增长法律知识,打造“边看球,边学法”零距离互动式普法新模式。同时,宣讲团将普法与服务企业、护航发展深度结合,深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险排查、“法治体检”等服务,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合同规范履行、劳动用工合规等企业经营热点与痛点问题,开展精准化普法培训,累计为企业出具法律意见132份,有效解决各类法律难题400余项,切实帮助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水平。

三是以“深化+拓展”为目标,推动普法工作与时俱进。宣讲团持续深化“十朵金花”品牌内涵,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共同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机制,为妇女儿童撑起法治“守护伞”。宣讲团成员主动担任乡村学校法治副校长,实现乡村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聚焦网络安全、防范校园欺凌等热点问题,创新运用法治小课堂、趣味运动会、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激发学生学法兴趣。同时,针对女学生特殊需求,开展“法沐春蕾 呵护成长”防性侵专题教育,切实提升女学生的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截至目前,宣讲团开展各类校园普法活300场,受教育学生4万余人。此外,宣讲团与区妇联紧密协作,依托“妇女微家”等阵地,常态化开展“豫见法治金花 保障妇幼健康”专项活动,引导女性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积极运用新技术拓展普法品牌矩阵,开通“金花普法”直播间,升级“云端普法”模式,将专业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共开展《春风送法 守护“她”权益》《开学法治第一课》等主题普法直播活22场,累计30余万人在线观看。精心设计“豫可可”普法卡通IP形象,制作《厚养薄葬新风尚》等普法短视频11件,有效提升普法的趣味性、吸引力和覆盖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