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普法“3+”模式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 发布日期:
2025-08-20 - 来源:
- 访问量:1
今年以来,宿豫区以“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为主线,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推动法治实践为主要任务,实行“普法+执法”“普法+调解”“普法+服务”的普法“3+”模式,探索普法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新路径,为“九五”普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普法+执法”双轨并行,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见实效。全面深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印发《宿豫区国家机关2025年度普法任务清单》,明确10项公共指标和49个区直部门的重点任务,每月向相关部门发送《普法提示函》,加强与各普法责任主体的常态化沟通协调。将普法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建立动态增长机制,各普法责任主体根据承担任务和实际需要,严格落实配套经费,有力保障了普法各项任务的顺利推进。紧扣重要时间节点,整合全区普法资源,精心组织“农民工学法活动周”“3·8”妇女权益保障、“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殡葬改革政策宣传、“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第五届“民法典宣传月”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60余场。各普法责任主体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延伸“普法+执法”内涵,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检查+普法+指导”协同发力,切实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区水利局推动执法、宣教、科技深度融合,建成中运河宿豫井头基地,形成中运河宿豫流域“全民监督+专业处置”共治格局。
二是“普法+调解”双向促进,筑牢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完善调解网络体系,全区构建形成由1个区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10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22个人民调解组织、184名基层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大调解格局。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排查出的可能诱发极端案事件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认真分类梳理,逐一登记建档,及时预警报告、分流处置,今年已累计开展排查86次,成功预防矛盾纠纷347件。针对矛盾纠纷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深入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常识,通过面对面讲法、以案释法、据事说法等方式,针对性向双方当事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纠纷化解全过程。截至目前共受理调解矛盾纠纷2809件,调解成功率达100%。注重调解案件回访工作,回访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达到了“调解一件、普法一片、稳定一方”的普法效果和社会效应。
三是“普法+服务”双轮驱动,全面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以公共法律服务为抓手,完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救助等法治服务机制,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救助等过程中,利用以案普法、现场讲法等方式普及各类法律常识,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帮助群众和企业提高法治意识。建立一支由194名普法联络员、72名普法讲师团成员、132名法治副校长、70名村(社区)法律顾问,以及970名“法律明白人”组成的多元化普法队伍,通过组织专题普法宣讲、重点人群深入讲、下乡入户专门讲、专职律师重点讲等方式,帮助群众了解掌握法律援助、法律帮助、公证等知识,并根据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普及法律法规。今年以来累计办理法律援助380件、法律帮助233件,受援群众回访满意率为100%;共办理各类公证1027件,为农民工、妇女儿童等群体提供公证援助服务,全年办理公证援助案件7件,挽回经济损失超1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