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动态

沭阳法治赋能“123”联审机制激活基层治理动能

  • 发布日期: 2025-07-25
  • 来源:
  • 访问量:1

今年以来,沭阳县司法局聚焦乡镇合法性审查力量薄弱、质效不足等问题,创新建立“123”合法性审查联审机制,推动基层合法性审查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覆盖”转变。

一是设立“一个”审查中心搭建人才队伍。1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为“链式中心站”,同步出台中心工作规则及协同审查、备案审查、容错纠错等配套机制,汇集法律专家顾问、公职律师、业务骨干等组建审查专班,以审查服务团形式为县政府、县政府组成部门、乡镇(街道)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提供“一案一策”审查服务,助力高效高质决策。以审查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协作审查,对疑难复杂事项推行法律顾问协同审查机制,目前累计协审县直单位及乡镇事32件。在乡镇层面构建司法所为主体,“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协作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审查村集体合100余份。

二是聚焦“两项”制度创新构建闭环体系。建立“村初审-镇备案-县抽检”三级联审机制,通过村法律顾问首关筛查、镇街备案落实整改、县级10%检的质量控制体系,形成监管闭环。明确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等审查范围及“事前事中事后”管理要求,实行清单动态管理,推动重大决策目录化清单管理,动态调整确保应审尽审。累计审查基层政府决策及文60件、合同协议230件。支持村集体创新建立“基础清单+特色事项”审查机制,制定《村级合法性审查操作指引》,提供《审查目录清单》参考,梳理16重点审查事项、17项风险提示和9审查标准,鼓励村在基础框架内制定个性化清单,目前已有13个村结合本村特色制定个性化清单。

三是强化“三项”管控措施筑牢风险屏障。细化审查链条,严格“申请—受理—审查”流程,确保“未经审查不得上会、未经审议不得制发”;将审查纳入党政负责人述法内容,落实司法所长列席乡镇会议制度,确保审查关口前移。精准分流赋能,一般事项乡镇自审,疑难事项提级协审,重点项目遂行全生命周期审查,建立“立项预审-过程跟踪-后期反馈”机制,通过前端法律风险评估、中端履约监管、后端服务保障,实现对重大项目的全周期法治护航。落实督导流程,健全问题“发现—整改—反馈”措施,及时提出整改反馈意见,切实防范法律风险;建立审查意见跟踪落实台账,对未审或未过审议题实行“退回或暂缓审议”,确保审查结论可追溯、责任可倒查。                                    (沭阳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