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四维发力”构建全链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
- 发布日期:
2025-07-28 - 来源:
- 访问量:1
宿豫区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人民群众关切,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切实转变服务型执法理念,抓好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有机衔接,形成全过程密切配合、各环节协调联动的执法服务合力,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稳定向好。
一是优化事前“体检式”服务,强化源头治理。以“把脉问诊”为出发点,让服务跑在执法前,坚持指导在前、普法在前、预警在前,把预防违法行为发生、服务经济健康发展作为执法的首要任务,促进市场主体自主防范风险、自动纠偏。组建“红链惠企”法律服务团,制定电商法律服务三张清单,实行重点企业结对清单,推动6家律所与12家电商企业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实行法律服务产品清单,推出“电商合同审查”“直播合规指导”等8个专项服务项目;实行普法培训计划清单,举行“电商法律大讲堂”系列法治讲座。通过“送法+体检+问诊”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电商企业出具法律意见书20余份,提出固定证据链、规范质检流程等12项应对措施,解答企业关于平台规则适用、跨境支付纠纷、网络侵权取证等法律咨询80余件,为电商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二是推行事中“靶向式”监管,提升执法效果。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精准高效执法,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实现宽严相济、规范发展的执法目标。针对“潮汐式便民摊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检查行动,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严格核对外摆摊点经营主体的资质证明、从业资格、食品质量等情况,向餐饮单位和消费者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详细解读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外摆摊点的经营秩序,在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同时,助力城市“烟火气”健康有序发展。对沿街商铺推行信用积分管理,对于信用积分较低的商户,执法人员将采取提高‘双随机’抽查比例等措施依法依规进行惩戒,引导监管对象落实城市管理责任,推动全区各类市容违法违规案件发生率下降约50%,取得了“商户参与、居民满意、全民受益”的良好社会效果。
三是实施事后“跟踪式”帮扶,激发市场活力。延伸执法服务链条,加强对违法主体的跟踪服务,做好执法“后半篇文章”。全面落实“三书同达”相关规定,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送达《依法生产经营建议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对达到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标准的,积极指导经营主体申请信用修复,实现“惩戒—指导—重生”闭环。构建“信用修复一张网”,推行信用分级分类新型监管机制,覆盖20个行业领域。创新“三先两为”信用修复模式,已完成全区300多家失信企业600多条行政处罚信息的汇总梳理,先后为80余家企业提供及时精准的信用修复服务。线下设立信用修复“一件事”全流程办理行政服务窗口,专人专窗为有信用修复需求的企业进行服务,组织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培训工作,更好更快指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是强化全程“强基式”建设,树立队伍形象。将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持续强化执法队伍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完成174名新增执法人员资格审查,加强执法资格动态管理,开展执法人员资格清理工作,共注销22本行政执法证件,全区所有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在全区推行“宿懿查”综合监管系统,组织开展系统使用培训2轮次,全区9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均熟练掌握系统使用方法和要求。加强行政执法常态化监督,组织各执法主体对本单位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自查自纠,区司法局每月抽查行政执法案卷25份,制发监督意见书1份,反馈问题50余条,通过以查促改、以改促优,全方位规范执法行为,精准提高执法能力。 (宿豫区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