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区:以“三个坚持”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 发布日期:
2025-04-18 - 来源:
- 访问量:1
近年来,宿城区立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发挥知识产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构建起“法治引领、制度护航、多元共治”的立体化保护格局,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一是机制筑基,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新高地。制定《宿城区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工作方案》《宿迁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管理办法》,从集聚强能级企业机构、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等方面入手,加快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服务能力。建设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并投入运营,聘请国内知识产权界知名法学者为发展顾问,集聚知识产权高端代理、金融服务、科技人才招引、维权援助等各类高水平服务机构21家,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空间,2024年,宿城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51件,同比增长30.76%。举办宿城知识产权创新与发展论坛,构建政企沟通桥梁,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协同破题,构建知识产权“立体化”保护新网络。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法院成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工作站”,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意向书》,形成“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畅通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渠道,快速调处各类涉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在五大工业园区设立检察护企服务站,为1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并将保护范围延伸至激光产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三审合一”审判优势,探索适用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程序,召开知识产权审判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持续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加大协同保护力度,推动构建共商、共治、共享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三是特色铸魂,培育知识产权“地标性”品牌新矩阵。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酒都”工作部署,加大对苏酒集团、乾天酒业等知名酒企保护力度,组织巡回审判,开展被诉酒企判后回访,指导酒企规范使用商标。建成全省首家酒类知识产权智慧保护中心,创新构建知识产权“1+N”立体化保护矩阵,打造“宿鼎鼎·益起行”知识产权保护品牌,深化“融党建”机制,联合市知识产权局、龙头企业共建“四位一体”保护平台,形成“阵地+队伍+机制+网格”联动体系。设立牛角村乡村旅游、耿车农村电商2个巡回审判点,在“洋北西瓜”“陈集葡萄”“罗圩香茄”等带有宿城特征产地探索设立“时令性法庭”和“国家地理标志司法保护联系点”,加大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宣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