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加减乘除”法治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发布日期:
2025-03-03 - 来源:
- 访问量:1
沭阳县司法局充分发挥法治建设职能作用,着力为民营企业破解经营发展瓶颈多做贡献,运用“加减乘除”法治思维,在市场、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持续发挥基础性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法治保障,做好“加法”添动能。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所、调解员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专门化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队,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法律服务,进一步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在产业园区、商会、行业协会等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对现有规范性文件等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清理与公平竞争原则相悖的条款,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复议护企”,针对小微企业反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处罚较重,违法社会危害性小、易出现处罚裁量过当的情形;行政复议机关发挥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对行政机关执法问题纠错提供兜底渠道和空间,以“听证调查、集中研判、建议抄告”为切入点,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通过落实行政复议抄告制度,实现“处理一案,规范一片”的高质量的综合治理成效。截至目前,通过复议监督使执法单位主动撤销民营小微企业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政处罚决定10余件,实现有效护企。
二是简化办事流程,做好“减法”优服务。推进多部门联合执法,着力减轻企业执法检查负担,让企业将更多精力用在生产经营和发展上;针对执法监管领域常见问题、高频行政检查事项,分类分批制定场景目录清单,让“综合查一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健全执法领域企业信用评级成果运用机制,将信用评价融入执法过程,探索“非现场方式”执法,强化“无感监管”,积极沟通协调各执法单位,确保“无事不扰”依法为民营企业经营发展创造“安静生产期”。同时,简化服务办理流程,整合服务资源,推行信用告知承诺制,在企业法律帮助、员工法律援助方面简化“证明”手续,实现快速办理;通过制定公证证明材料清单、一次性告知书,力争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探索试行异地使用委托公证等办证承诺制,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
三是激发创新活力,做好“乘法”强赋能。出台《加强沭阳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协同保护工作意见》,进一步做好执法主体协调与监督,去年起开展重点领域企业合规审查指导及合法性审查,选优配强审查团队,落实“一企一顾问”全方位推进合规指导与企业发展相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清障铺路”。今年进一步挖掘法治资源潜力,全力打通知识产权领域执法监督与法治保护融合通道,立足企业知识产权创新纠纷易发频发的痛点、难点问题,联合市监等执法部门做好版权、商标、专利等法律法规适用与监督。完善知识产权执法规范,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重点加强图书、花木领域保护,提高侵权保护成本,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缩短维权周期,降低维权成本,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四是化解涉企纠纷,做好“除法”去负担。建立健全诉讼与调解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商事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纠纷解决途径。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调解组织建设,完善调解工作制度和程序。打通“复调对接”“诉调对接”“公调对接”“执法调解”等衔接通道,实现涉企纠纷“端到端,点对点”快速有效化解。在经开区等民营经济集中的产业园区设立法治服务驿站,融合“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检务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商事调解中心等于一体,搭建“多元融合、多渠化解、多资源共享”的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服务平台,以商会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交流与联系,在诉讼服务、律师执业、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方面,开展多领域公共法律事务合作,进一步提升县域商事法律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塑造竞争新优势。 (沭阳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