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动态

沭阳“123”法治助力释放市场消费活力

  • 发布日期: 2025-02-14
  • 来源:
  • 访问量:1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电影春节档期间沭阳全县票房达1509.47万元在县域春节档电影票房统计中位列全国第十一位,苏北第一。近年来,沭阳持续提升综合执法能力推动市场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持续强化法治文化软实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社会消费动能和潜力的充分释放提供有力治理保障。

一是深化“一个”服务中心完善制度供给。以强化法治政策扶持为中心,突出良法善治,提供更接地气的制度机制供给。健全完善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扩大民营企业调解组织覆盖面,在全县范围内打造商事调解网络,成立县电商调解委员会,联动电商协会、花木种苗业商会、图书商会等多个涉及电子商务的商会组织,为各类电商消费纠纷提供专业、长期完善的调解服务。着力构建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涉企行政检查体系,积极探索柔性执法、“清单”执法,筹划编制各重点执法领域“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规范实施“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机制,探索建设应用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平台,为企业创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显著减少涉企行政检查对企业、商户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必要干扰,做到无事“不扰企”,切实降低运营成本和负担。

二是优化“两翼”服务载体建设多元体系。在消费法律服务供给侧和市场治理需求侧“两翼”协同发力,建设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多元体系。在市场经营端,以需求为导向开设电商法律知识培训课程,在淘宝大学培训基地开设“双十一”“618”电商经营普法培训课程,引导线下商户向线上拓展;同时构建电商法律服务体系,形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电商园区法律服务分站点、电商淘宝村有法律顾问和明白人的三级法律服务体系,在快递物流小镇等设立法律服务综合服务点,组建专业律师为主的电商特色法律服务队;同时采用公益法律服务讲座、直播普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和电商经营知识,去年开展法律知识经营直播8场次,观看人数超过2万人次;实施诚信提升工程,制定诚信经营“村规民约”、举办诚信网店、店铺评选,推行“法律明白人+电商”模式,培育选树“电商依法经营示范基地”“诚信标杆企业”。在市场消费端,线上线下结合保障消费者权益,线上利用青年创客“直播间”等渠道开展维权普法活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线下发挥法援中心作用,与消协建立沟通渠道,切实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去年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涉及消费的维权法律服务咨询51次;举办普法夜市等涉及消费的普法活动10余次,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资料5000余份。

三是强化“三端”治理构筑协同保护屏障。强化法治监督、行政执法协调、法律法规宣传三个端口的系统治理,共同构筑协同保护屏障。在法治监督渠道,整治涉及商户企业经营的执法问题,明确72464条工作任务,累计排查消费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10余项;发力整合市场监管、质检、公安等多部门力量,协调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执法队伍管理,多次组织全县执法人员在线上学习市场监管、消费保护类法律法规,确保培训覆盖率达100%,同时严格“准入”机制,清理不合格执法人员42名。深化“行政执法监督+”融合机制,“驻点式”开展花木种苗消费售后领域执法监督,“伴随式”开展行政执法现场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市场巡查,针对食品、药品、家电等重点领域,加大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从源头净化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拓宽普法宣传渠道,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和消费知识,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漫画等在新媒体渠道发布,“法护消费”解读常见消费陷阱和维权案例。

(沭阳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